史林|中国是名副其实的“桥的国度”(2)

来源:史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9月26日 10:47: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梁桥、浮桥、索桥和拱桥。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,又分别演化出木桥、石桥、石墩桥、漫水桥、溜索桥、尖拱桥、联拱桥、十字桥,以及栈道

梁桥、浮桥、索桥和拱桥。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,又分别演化出木桥、石桥、石墩桥、漫水桥、溜索桥、尖拱桥、联拱桥、十字桥,以及栈道、飞阁等等。这些形式的古桥看似复杂,其实形成时期都很早,基本到汉代就初具雏形、应有尽有了。因此,中国是名副其实的“桥的国度”。

安平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,又有所创新,运用“睡木沉基”的方法,在涨潮时用船运载石板,浮架于桥墩之上,待潮汐慢慢下退,大块石桥板再横放在桥墩的上面。桥造完工后,利用桥墩养殖牡蛎,待牡蛎长成后其外壳嵌包着桥墩,这样可减少海浪的冲刷和外表风化。这是在海洋贸易带动的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,自然而然地积累、发展出的先进筑基建桥技术。

中国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,中国桥的发展主要历经四个阶段:第一阶段以商周、春秋为主,这是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,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,还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。第二阶段以秦、汉为主,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,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发展阶段。第三阶段是以两晋南北朝和隋为铺垫期、以唐宋为兴盛期的阶段,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,唐、宋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,工商业、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都十分发达,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。第四阶段为元、明、清时期,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,这时主要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,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资料。

(原文标题:《安平桥:现存古代最长石桥》,载于2022年8月26日《学习时报》)

文章来源:《史林》 网址: http://www.sl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6/373.html



上一篇:2022年中考美术特长生考试如何组织?
下一篇:史林|秋分:风清露冷秋期半

史林投稿 | 史林编辑部| 史林版面费 | 史林论文发表 | 史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史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